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于1956年7月23日,国土总面积3.03万平方公里,辖1个县级市、15个县和10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全州有苗族、侗族等33个世居民族,户籍人口481.88万人,苗族人口占43.22%、侗族人口占30.41%,是全国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黔东南被誉为生态之州、歌舞之州、神奇之州,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两个宝贝”熠熠生辉。
黔东南生态环境自然天成。全州年平均气温在14—18℃之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的97%以上,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是“天然氧吧”。全州2900多条河流,水质达标率超过95%。森林覆盖率达68%,有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省级森林公园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是全国重点林区、物种基因库和生物大宝库。
黔东南民族风情和谐多彩。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这片民族文化沃土躬耕垄亩,与山相安生、与水共流长,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大餐、山水盛宴”。黔东南是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确定的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侗族大歌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服饰、古歌、银饰等53项72个保护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量排名全国市州级第一位。3300多个苗侗村寨星罗棋布,409个中国传统村落光彩夺目,犹如珍珠项链串起了和谐多彩的民族风情。
黔东南特色资源奇异富饶。全州有苗药2600多种,中药材种类2831种,占全国的25.4%、全省的60%,素有“苗药三千、单方八百”之誉。雷山银球茶、三穗鸭、榕江小香鸡、黎平香禾糯、凯里红酸汤、从江香猪等13个产品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黔东南旅游资源极具魅力。氵舞阳河、云台山、雷公山等自然景区山水秀美风光独特,处处如画、步步成景。镇远古城、西江千户苗寨、肇兴千户侗寨、下司古镇等文化景区历史悠久。苗侗山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是“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家园”,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首选地,世界上52个最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黔东南区位优势日益凸显。贵广高铁、沪昆高铁穿境而过,黎平机场、凯里黄平机场航线不断加密,高速公路织线成网、水运通江达海,海陆空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已经形成,正在成为贵州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2019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1123亿元、增长8.4%;全州减少贫困人口23.53万人,剩余贫困人口18199户48640人,贫困发生率从2018底的7%下降到1.19%。2020年一季度,全州地区生产总值246.63亿元,下降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23元,增长2.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2元,增长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9.5%;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3.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18亿元,下降15.6%。
Copyright @ 2024黔东南州政协公众信息网.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2024 黔东南州政治协商委员会
黔ICP备170052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