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第十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商建言 > 详情

关于加大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和宣传教育,助推黔东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2年01月08日

字号:

内容和办法:

黔东南州红色资源十分丰富,既有红军经过的历史,也有凯里党小组革命遗址、剿匪战斗遗址、革命烈士墓、三线建设历史文化,是领导全州革命活动的党组织——凯里党小组的大本营。近年来,黔东南州委、州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指示要求,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始终把保护利用革命遗址、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充分借助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历史机遇,努力把黔东南建设成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红色文化传播高地、红色旅游目的地。

但黔东南州红色革命文化助推旅游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革命遗址遗迹开发滞后黔东南红色资源数量丰富,分布广泛,但许多重点红色革命遗址、旧址规模较小且分散在经济落后的山区,各点之间距离远、沿线道路等级低、路况较差。有些遗址、旧址虽然成立了专门管理机构,进行了一定维护修缮,但配套设施建设不齐全,条件相对简陋,部分场所被占用旧址生活、办公,人为损坏严重,增加了保护难度。这些问题,凯里市、黎平县等县市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二是专业人才紧缺。如:凯里万寿宫、李家祠堂等稍具规模的革命遗址旧址虽然配备了管理人员,但管理人员多数为公益性岗位或协管员,薪资待遇低,流动性大,没有工作激情,未经过专业培训,专业水平较低,文保意识不强,更无法解说。

三是纪念场馆整体水平较且不联通纪念场馆布展简陋,没有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化技术手段陈列策划;藏品收集、留存史料实物原件很少,大多数是复制品或代用品,历史厚重感不强;展示形态均为重复利用的静态展示。所有纪念布展都是“几幅图片、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几盏油灯、几尊雕塑”。许多参观者花费大量时间前往参观,但几分钟看完,体验度不够,印象浅薄,社会教育效果不明显,有些甚至出现无人讲解、客走门锁的情况。纪念场馆之间相互独立,缺乏沟通和互动。

建议:

一、不断挖掘、保护红色旅游资源。以红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重点突出红军长征文化和凯里党小组革命历史文化建设,集中资源重点打造红色景区、红色小镇、红色遗址公园,如“红色老街”“三线建设遗址公园”等,做大做强黔东南州的红色旅游品牌。

二、拓展红色旅游融合功能,建设红色旅游品牌。支持革命老区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和特色手工业,依托红色景点,带动现代农业、茶产业、林果产业等,实现“红色+产业”的综合发展。试点打造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发展红色村庄旅游。如,开展红色篝火晚会,山歌对唱,烤红薯、烤玉米、忆苦思甜等体验项目,要用红色民宿体验等特点留住游客,增加农民收入。

规范红色纪念场馆建设,升场管理人员待遇如每年划拨专项经费给各个纪念场馆用于场馆维护和提升、提高专职管理及讲解人员福利待遇等,以吸引人才;重点场所重点打造,如凯里党史陈列馆是贵州省第一个综合性党史展览馆,也是州市共建对外宣传全州红色历史的重要窗口,建议相关州直部门帮助凯里市考虑凯里党史陈列馆提升为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配备专门编制等。

、加强纪念场馆之间的交流。如互相借用实物展品、成立红色场馆联盟等,实现资源共享。加大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人士都来关心支持红色旅游挖掘、开发、利用、保护等工作,从而更好地助推黔东南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审核意见:
建议由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