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2年01月08日
字号: 大 中 小
内容和办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宜居是关键。近年来,黔东南州围绕优化农村人居环境,通过着力实施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专项行动,全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点到面,全面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运行机制不顺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涉及农业农村、住建、水利、卫健、生态环境等多个部门,部门间左右联动、统筹推进、一体实施的协作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农村生活垃圾、污水集中统一处理及整治项目,实施日常监管等方面存在空档。
二、村寨规划不齐全。大多数村寨没有规划或者规划不系统,不全面。规划的欠缺,对科学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造成一定影响,一些村寨在整治中存在照搬照抄的现象,缺少乡村元素,民族元素及人文特色。
三、资金投入不足。各级政府财政投入额度不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偏弱,社会资本引入办法不多,导致在垃圾、污水、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基础设施上投入不足。大多数村寨环境整治仅仅停留在卫生清扫、粉刷墙壁等容貌整治上,极易发生“辛辛苦苦几个月,一夜回到整治前”的现象。
四、群众参与不主动。一方面村民主体意识、家园意识、环境意识上需进一步增强,长期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及卫生习惯难以扭转。另一方面,村民主动投劳出资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性不高,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村民积极性不高。
建议:
一、加强领导,确保整治取得实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涵盖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各个方面,需要统筹协作、创新机制。应切实加强党对农业农村工作的统一领导,深入落实各级党政一把手负责制,进一步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建立健全考评机制,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二、坚持规划先行,突出乡村人文内涵。要把规划摆在首要位置,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着力推进“一图、一表、一说明”的村寨实用性规划编制,力争实现村寨实用性规划全覆盖。强化工作指导,结合各村寨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等对村寨进行梳理,分类实施差异化指导,坚持个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民族特色,营造山水田园风光与乡土民族风情融合。
三、因地制宜,科学确定目标任务。根据地理条件、民族习俗、经济水平等情况,科学确定本地区整治目标任务。农村垃圾治理,要解决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不足的问题。污水治理,要加强城乡污水管网及镇、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四、加大投入,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统筹安排各类项目资金,整体推进垃圾、污水、厕所等各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项目。
五、围绕主体,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农民群众不仅是农村环境整治的直接受益者,更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群众从思想深处认同这项工作。把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的过程变成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过程,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制定长期的管理措施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