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帮扶
  • 教育帮扶探新路同课异构促发...
  • 麻江政协
  • 麻江
  • 州长与委员
  • 环境影响
  • 梁军
  • 肖俊
  • 工作制度
  • 政协联络工作组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商建言 > 详情

关于有序合理引导我州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2年01月08日

字号:

内容和办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也是财富创造的源头活水。准确把握新形势,积极应对新挑战,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和就近就地创业就业,有序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关乎社会稳定、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全局性问题。2020年末,黔东南州户籍人口484.73万人,常住人口355.20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99.66万人,在外就业121.02万人(其中跨省就业79.8万人)。

一、制约农业产业发展

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使农村人才流失,农村产业发展失去了主力军,耕地利用率下降,土地闲置撂荒现象严重,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整体推进困难,无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效的劳动力支持,不利于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推广。

二、农村”三留守”问题凸显

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三留守问题日益凸显,导致公益事业建设难;人才流失选拔干部难;婚姻问题越来越突出家庭结构容易动摇;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严重缺位;缺乏对留守老人的照护等。

三、劳动力综合素质偏低,竞争能力弱

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劳动力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大部分从事如制造业、建筑业等劳动技能低、安全系数低、劳动强度大的行业。发达地区和东部沿海城市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劳动力就业难和用工单位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四、就业方式存在盲目性和无序性

由于亲情观念、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强,亲友、老乡之间信任度高,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依靠亲带亲,友带友,邻带邻关系自谋输出,通过政府或职业中介机构组织劳务输出外出就业的相对较少,组织松散,随意性大,风险高。

五、社会权益难以保障

农村劳动力在卫生、失业、养老、医保等方面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克扣和拖欠工资、劳动时间长等现象时有发生,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较低,劳动权益得不到维护。

建议

一、发展农业产业带动就地就业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和规模农业,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山地特点围绕生态优势,发展山地特色农业林下经济,加快培育支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吸引和培育更多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要求的新型农民,发展壮大吸纳农民就业的新市场主体,为推动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创造有利条件。针对农村和农民给予众多惠民政策优惠,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从而吸引外出农村劳动力的回流。

二、结合新型城镇化带动就近就业

一是稳住城镇就业大盘。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短板,发展新型服务业,强化工业支撑作用,推进二三产业协同发力,不断增强城镇聚集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实现产镇融合、镇村融合,带动劳动者就近就业。同时,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助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增加非全日制就业机会,鼓励个体经营发展,支持新就业形态,拓宽灵活就业渠道。二是大力支持返乡创业。在创业项目、财政扶持、土地流转、人才引入、税费减免、担保贷款等方面为返乡创业提供具体支持,在户籍管理、子女入学、创业保障等方面营造宽松环境,吸引有技术、有能力、有抱负的返乡农村劳动力回乡兴办企业、发展产业、带动就业使一些不想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实现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动乡村振兴,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空间。

三、健全技能培训长效机制,增强就业竞争力

一是根据市场需求实施分类培训根据企业需求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进行对口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上岗无缝对接。依托人力资源培训中心、职业中学,进行就业培训,岗前培训等,强化专业技能、紧缺工种、新技能培训,逐步形成有组织劳务输苦力型技能型转变的良好格局。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劳动力的实际,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举办农业科技、种养殖技术培训班,培育有技术、会经营、懂管理的新型农民,弥补当前农村技术、劳力的不足。二是加强职业道德、法律知识、维权意识和劳动纪律及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教育,以培训促进就业、就业引导培训、维权稳定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维权意识,保障其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四、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精准服务

一是健全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为沟通政府部门与基层群众的桥梁,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指导、政策咨询、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一站式服务,完善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全方位地做好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二是构建畅通的就业信息平台。一方面,用好佛山对口帮扶黔东南州的机遇,加强与佛山市、“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的劳务对接广泛收集用工岗位信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开展各类型招聘会,并通过就业APP、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推送各类就业信息,疏通转移渠道,引导广大农村劳动力“走出去”务工就业。另一方面,加大社会中介组织的培育力度,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协调对接返岗较为集中的输入地政府、企业,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信息,搞好服务。三是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完善引导就业、激励就业、扶持就业、对接就业的政策,及时兑现创业补贴、培训补贴、就业援助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政策,逐步完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同时,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易地搬迁劳动力、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四是强化农村劳动力权益保障。完善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的维权工作协调机制输出地和输入地高度配合共同参与,合力维权。一方面,输入地要切实维护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的社会权益,加强劳动监管,加大查处力度健全劳务纠纷协调仲裁机构,依法严厉打击针对农村劳动力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帮助农村劳动力解决好拖欠工资、劳动环境差和工伤事故频发等突出问题,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建议输出地工会、人社局、妇联和司法部门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通过在沿海发达城市的农村劳动力聚集地、本地外出人员集中地设立服务站、开通免费服务热线等方式,维护外出农村劳动力在工资待遇、劳动保护、生活条件、社会保险以及工伤、死亡事故处理等应有权益,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政策咨询、维权服务等服务。

审核意见:
建议由州人社局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