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鹅全产业链发展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2年01月08日
字号: 大 中 小
内容和办法:
一、案由分析:
锦屏县鹅全产业链是2017年引进南京亚狮龙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到锦屏投资生产后,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建基地、带农户”的要求,围绕上游发展鹅的养殖,中游发展鹅屠宰加工,下游发展鹅饮食文化等不断地强链、补链、厚链发展形成的。目前,锦屏县鹅养规模出栏全省最多,全产业链发展全省最完整,是全球最大的羽毛球生产基地之一。截至2021年11月底,锦屏县养殖端建有养殖基地21个,包括种鹅养殖、种蛋孵化、鹅苗育雏、商品鹅养殖四个环节;加工端完成了屠宰、加工、羽毛球制造等业态,建成了日屠宰1.5万羽屠宰场1个;1.8万立方米冷藏可容纳2000吨,冷冻250吨冷链物流中心1个;年产30万羽风鹅和20万羽盐水鹅鹅肉精深加工厂1个;建有亚狮龙羽毛球产业园1个,有洗毛场、制球场、博物馆、办公区和生活区6大功能区,目前每月生产羽毛球30万打。下游服务端已建成羽毛球训练基地,完成了2个标准羽毛球馆建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养殖规模小、群众参与度不高。锦屏县没有养鹅的传统,鹅的产业起步较晚,目前商品鹅的养殖主要以县属国有企业作为主体。村级合作社和养殖户参与积极性不高,良性的养殖体系没有形成。锦屏县养鹅规模远不能保障亚狮龙羽毛球厂一年360万打羽毛球(4000万羽鹅)的原料供应。
(二)良种繁育体系和防疫体系不健全。近年来,锦屏县虽从外地引进一些品种进行筛选饲养,但还没有定向培育出既非常适合当地林区亚热带湿润气候饲养,又符合当地特色消费需求和加工需求的肉毛兼用型品系,也还没有选育出生长速度快、繁殖性能高、肉品质好的本地当家特色鹅种。防疫体系和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也还没有健全,生产技术标准还没有完善,在指导生产上技术规程不统一,对规模养殖网床圈养方式没有进一步改良优化,也没有探索出适宜锦屏县农户散养养殖模式。
(三)全产业链建设不完整。锦屏县财力较弱,招商引资难,项目争取难,鹅全产业链仍然存在缺失,如饲料加工厂、有机肥厂、鹅绒加工、饮食文化一条街等产业业态都没有建成。
三、建议:
(一)在政策和项目支持上给予倾斜。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锦屏县鹅全产业链的发展,积极争取省级和国家层面对锦屏县在鹅全产业链上政策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特别是在养殖产业资金、项目用地、环保治理等建设上给予政策倾斜。
(二)在强化招商引资推进全产业链建设下功夫。省州把锦屏县鹅全产业链作为省州对外招商引资的重点内容之一对外推介。助力锦屏开展鹅产业精准招商,引进饲料加工厂、有机肥料厂等企业进行固链补链强链,引进一批实力强企业入驻锦屏,共推产业发展。
(三)在良种繁育和防疫体系建设上强措施。聘请省、州农业农村部门、省内大专院校、外省养殖经营企业等专家常驻锦屏县组建专家团队,建立鹅养殖产业专家咨询服务机制,对鹅养殖产业进行技术指导,瞄准产品目标靶向系统选育出我地当家品种。同时要建立健全鹅良种繁育体系和鹅产品质量安全等体系,对我县养殖过程中进行鹅疫病、产品质量安全适时监测和安全评估。积极对现有的网床圈养方式进行改良优化。探讨与林、果、渔业生产有机结合的“ 林(草)-鹅-鱼”、“稻-鹅-鱼”等适宜锦屏县散养户应用的模式,形成一套成熟的与锦屏县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养鹅技术,并向省市场监管局申请发布地方标准,把养鹅技术和产品质量固定下来。
(四)在把鹅产业列为特色主导农业产业培育上增合力。州委、州政府把鹅产业作为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导产业来抓,把锦屏鹅解食品纳入苗侗山珍系列,把周边县市发展鹅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才能保障亚狮龙集团羽毛球原料的供应,共同助推我州经济的发展。